近日來,一則青島市城陽區(qū)共有產權房難交付的消息,受到業(yè)內廣泛關注。
(資料圖)
消息顯示,年初有購房者在青島城陽區(qū)區(qū)長信箱留言稱,自己在兩年前買了當地一項目的共有產權住房,首付款大約150萬,當地一國資公司負責出資76萬。等要交付時,開發(fā)商稱市政公司沒打款,因此不能交房,如果要退房需要繳納20%的違約金,國資方面則稱“沒錢”。
城陽市政投資集團則回復稱,城陽市投資集團現正在積極籌措資金,解決付款問題,已與購房者說明相關情況。另有類似市民留言稱,自己購買的共有產權房2021年已審核通過并網簽,但因市政投資公司還未支付首付款,導致2022年底交房時沒能拿到鑰匙。
該事件被關注到后,引發(fā)了業(yè)內關于共有產權房、及地方城投資金問題的討論。那么,背后真相到底是怎樣的?
區(qū)屬人才購房政策
據當地房企人士告訴第一財經,網傳內容確有此事,主要是地方國資資金支付的問題,退房違約金也是購房合同中約定的?!坝许椖可婕暗降姆吭戳枯^少,也有拖欠金額比較多的,此前當地有四家國資公司在做,目前就網傳的這家有付款問題,其他三家都沒事?!?/p>
值得注意的是,城陽區(qū)此次被關注到的共有產權住房,與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不太一樣。
一般而言,共有產權住房,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,采用市場化方式建設籌集,限定套型面積、銷售價格、使用和處分權利等,面向符合條件的居民供應,實行政府與購房人按份共有產權的住房。在拍地階段,便會對相應地塊的性質、售價、出讓條件等作出規(guī)定。
而城陽區(qū)這類共有產權房,更類似對人才購房的支持政策,是該區(qū)獨立出臺、獨立于青島市人才住房政策的階段性政策,此前曾在當地市場火爆過一段時間。
早在2020年3月,青島市城陽區(qū)出臺聚集人才的六條舉措,其中針對人才“買房難”“買房貴”的難點,將不同層次的人才購房者與區(qū)屬國有企業(yè)的產權比例進行劃分,由區(qū)屬國有企業(yè)墊付或贈予30%房款。按最初的設想,該政策將持續(xù)至2023年。
具體而言,可申請住房的人才包括從院士到大專學歷等七類,屬于一至四層次的人才,購房者與區(qū)屬國企的產權比例為7:3,共有期限為8年;對于五至七層次人才購置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的,購房者與區(qū)屬國企的產權比例為7:3,共有期限為5年。
按照產權比例,個人承擔購房總價款的70%、享有70%的產權,需要繳納持有70%房屋產權的首付款,并作為按揭貸款抵押物;區(qū)屬國企承擔購房總價款的30%、享有30%的產權,由其自有資金或其他資金解決,該產權部分不作為人才個人按揭貸款抵押物。
據當地官媒當時發(fā)文,比如一套房子100萬元:人才21萬元+單位30萬元+貸款49萬元。人才首先付款21%,政策付款30%,剩下部分貸款,這樣一來首付比例低,貸款還款壓力也會減小。
共有產權到期后,一至四層次的人才,在城陽區(qū)范圍內工作并享受共有產權政策滿8年后,由人才個人提出申請,經區(qū)屬國企同意、相關部門批準后,無償贈送30%產權;五至七層次的人才,滿5年后,由個人將區(qū)屬國有企業(yè)持有的30%產權回購,回購價格按照“孰低”原則。
在實行一年多后,墊資問題對國企平臺公司形成一定考驗,有部分地產項目積極介入,與四大平臺公司合力墊資;當時也有聲音稱,一些房企選擇退出共有產權項目合作。不過,在2021年官方發(fā)布的名單中,該區(qū)有52個房地產在售住宅項目為人才共有產權住房認證項目。
提振樓市后暫時退場
城陽區(qū)共有產權房政策的發(fā)布,曾在當地樓市激起很大波瀾。
據卓易數據,2019年的城陽樓市很壓抑,成交為近5年最低,全年商品房成交14094套,商品住宅成交10331套。2020年實行共有產權以后,城陽樓市量價齊漲,2020年全年成交21216套,共有產權房成為城陽樓市的“強心劑”,外部因素引發(fā)需求提前釋放。
青島網上房產數據也顯示,2020年全年,城陽區(qū)人才共有產權住房網簽11000余套。在共有產權新政刺激下,2020年城陽區(qū)樓市異常亮眼,全年新房共成交24850套,成交面積2818985.65平方米,僅次于西海岸,且新房成交量占比全市總成交量的16%。
部分地產項目,也在該政策刺激下價格上揚,有項目從2019年年底的15500元/平方米漲到19000元/平方米,有項目從19年年底的毛坯12000元/平方米漲到15500元/平方米。當地還一度放寬人才購房的門檻,共有產權房購買人數再度增加,構成2021年該區(qū)樓市成交的主力。
不過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,城陽區(qū)人才共有產權政策出現收緊,取消五至七層次人才購置二套房政策,購置首套房政策不變。此外,隨著共有產權購房者越來越多,四大平臺即市政集團、城發(fā)集團、開投集團以及動投集團的資金壓力有所增大,出現了讓開發(fā)商墊資也即向后者借資的情況。
后來,本應在2023年結束的政策,提前按下暫停鍵。2022年4月,有購房者詢問共有產權停止報名的問題,城陽區(qū)財政局回復稱,因即將出臺新的人才住房政策,為確保與新政策順暢銜接,2022年3月31日起暫停人才共有產權住房政策。
同年8月,城陽區(qū)公布了新引進人才發(fā)放購房券實施方案(試行),為2022年4月1日以后城陽區(qū)新引進就業(yè)、且在城陽區(qū)無商品住房的各類人才發(fā)放不等金額的購房券。
在整個青島市層面,則存在有產權型人才住房政策,項目銷售價格應按照不高于銷售時點同區(qū)域商品住房售價的80%確定;以限定價格購買的面積,按照不同層次人才應享受的人才住房建筑面積標準核定,超出部分按照同區(qū)域商品住房價格購買。
廣東省城規(guī)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,共有產權住房各地都有相應的管理辦法,對建設、交付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硬性要求。青島的案例更類似以共有產權的模式吸引人才、助力去庫存,不過城投資金普遍緊張,不太可能持續(xù)出這么多錢,就導致因資金引發(fā)的一系列交付問題。
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(jiān)嚴躍進認為,過去經濟形勢好、政府財政狀況好,此類問題較難放大。但問題是,當前經濟壓力增大,地方國資若無力承擔相關責任,就會暴露出問題。從這個角度看,上述情況不會是個案,各地政府需要梳理共有產權背后的各類資金問題。
對城陽區(qū)乃至青島樓市的問題,克而瑞則表示,當地市場即便有修復、也并不會突破2016年的高點,一是人口實現跨越式增長的概率不大,購房基數相對穩(wěn)定,雖然前期出臺政策,吸納了一批人才落戶、但“人戶分離”現象比較嚴重。隨著市場下行加劇,東南沿海核心一二線紛紛降低落戶門檻,而所謂的人才新政并沒有“先發(fā)優(yōu)勢”,前期吸納的人才也有很大可能流入這些核心一二線。
此外,青島、濟南等地房價收入比均處于階段性高位,2021年濟南、青島分別達到了8.6年和9.8年,居民整體購房難度不小。卓易數據最新統(tǒng)計顯示,2023年1月,青島新建商品房共計成交4460套,環(huán)比下降53.36%,同比下降47.32%,受疫情及春節(jié)影響,成交量環(huán)同比均“腰折”。
關鍵詞: